很多中国留学生来到国外之后,一开始都在适应课堂上花费不少工夫,原因在于,国外的学习模式与国内略有不同。
除此之外,由于大部分同学在国内往往缺少英语阅读练习,因而很容易在课堂上遇到各种不适应。比如说:由于材料本身阅读量过大,别说分析了,连正常读完、全部理解都成问题,更不用说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了。时间长了,就很容易产生过大的压力,进而影响睡眠,每一天都非常辛苦。
在进入今天的内容之前,我们需要明确一件事情,阅读很重要。
很多同学都会觉得阅读其实没那么重要,于是就没有把阅读这件事放在心上,以至于到了需要大量阅读的时候,就只能对着大段大段的文字干瞪眼。
实际上,就算没有去国外读书,阅读也是极其重要的事情。首先,阅读是每个人自学都需要必备的能力之一,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,都是十分关键的技能。其次,对于考试来说,同样需要强大的阅读能力,不然在遇到大段的阅读段落时,很可能出现读不懂的尴尬。
如何培养阅读能力呢?
最好的阅读习惯是每天都保持阅读一定量的文字,提高你对文字的敏感度。如果你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,可以从今天开始,开启一个为期21天的习惯养成计划。每天不用多,只需要阅读30分钟到一个小时就足够了。这样一来,21天至少也有了10个小时的阅读量。
如果你担心自己没时间去读,大可以把时间拆分,平均到每天的碎片时间里去。毕竟,阅读本身就是一件需要逐步提升的能力。不管当天有多忙,至少也要抽个十几分钟去做基本的阅读。
时间有了,读什么呢?
当然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了,如果你对小说感兴趣,大可以找自己感兴趣的原版小说来读,如果你对科学、人文类感兴趣,阅读相关的报刊也是很不错的。
当然了,阅读材料也要循序渐及才行。一开始的时候,最好找难度低一些的,比如搭配插图的书,像《Let's read and find out the science》、《Diary of a Wimpy Kid》这种就很不错。小说的话,一开始推荐短篇,比如《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》就很适合。
等到你有了一定基础,就可以放开阅读了,《Sherlock Holmes》、《A Tale of Two Cites》都可以。
实际上,培养阅读就是在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。在阅读的过程中,会逐步学会时间管理、课题研究,其中包含的各项能力都有助于未来对学术的进一步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