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外生活,与国内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状态。想要在国外拥有更好的生活,不妨试着养成下面这4个小习惯吧。
1.控制风险
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每当我们要出门的时候,都要尽量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,检查好家里的水、电、煤气等是否已经确认关闭。尤其是房子有一定年代的情况下,更是要多用点儿心,不然一旦遇到小概率风险,影响会非常大。
如果是一个人出门,更是要注意安全,将自己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。比如说尽量走大道,不走小路、不要在夜晚出门、尽量不去人少的偏僻地方。
人在国外,遇事可能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,我们就更要尽可能将自己会遇到的风险降低到最小。
2.规律作息
出门在外,一个人吃饭,一个人办事,一个人安排好所有的事情,因此总有一部分小伙伴不会再像国内一样按时作息。反而是晚上经常在床上玩手机,玩到半夜才睡,第二天又不一定几点钟能够起床。
虽然每个人的作息习惯不同,而且睡眠周期也略有差异,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,早起的效率还是最高的。在确保睡眠时间的情况下,我们的办事效率和精神状态都会逐渐好起来。
除了作息,生活习惯也是一样,比如按时吃饭、多喝水等。因为我们最需要照顾好的,还是我们自己。
3.定期存款
留学时期,学习和生活压力都很大,再加上国外不少东西质量也不错,因此难免会将压力化为消费动力,也就很难存到钱。
但是,对于学生来说,虽然没有收入,却依然需要养成定期存款的好习惯,然后一步步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。不然,一旦遇到需要用钱的地方,可能就会变得捉襟见肘了。
如果可以的话,我们建议把生活费分成必要支出和不必要支出两个账户,如果不必要账户中的钱在当月有剩余,就可以存起来。时间积累之下,也很是可观。
4.自我相处
身在国外,寂寞和独孤的情绪会莫名增长,因此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这段与自我相处的时光。孤独的情绪是会传染的,当你看到身边人孤独时,内心的孤寂感会格外强烈。独在异乡为异客,面对异域的风土人情,内心难免会更觉孤单。
其实,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与自我相处,也是因此才会有了其他不良的嗜好,这些都需要我们格外警惕。
当然,我们也可以把这次的经历当作一次机会,一次对自己深入了解的机会。比如说在独处时,静下心来与自己聊一聊,想想自己到底擅长什么,究竟想做什么,真正喜欢的是什么。
这就是留学的意义,学好知识,完成学业,了解自己,逐步成长!